1981年10月29日,一辆军用吉普车在红安县蜿蜒的乡间公路上疾驰股票正规配资,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。车内,年近七旬的开国上将韩先楚将军正紧贴着车窗,目光灼灼地凝视着窗外熟悉的景色。纷飞的雪花拍打在车窗上,却挡不住老将军炽热的目光——每一座山丘、每一条溪流、每一棵老树都在唤醒他深埋心底的童年记忆。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此刻像个孩子般激动,手指微微颤抖着指向远处:看,那就是我小时候放牛的山坡!
说起当兵的经历,光排长这个职位我就干了四次啊!韩先楚后来常这样笑着对乡亲们说。他的童年充满艰辛,在红安吴家嘴子这个贫瘠的小村庄里,能供得起孩子读书的人家屈指可数。韩先楚的父亲早逝,母亲更是在他三岁时因难产离世,这个苦命的孩子全靠一个当童养媳的姐姐拉扯长大。为了糊口,年幼的韩先楚不得不给地主家放牛、在铁匠铺打杂,甚至沿街乞讨。正是这些苦难经历,让他在14岁那年毅然决定投身革命。
展开剩余69%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时,韩先楚含泪告别了相依为命的姐姐。等革命胜利了,我一定回来!他这样承诺道。临行那天,全村人都来送行,乡亲们们红着眼眶叮嘱:娃儿啊,枪子儿不长眼,千万要保重!就这样,这个瘦小的少年踏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在战场上,韩先楚展现出惊人的勇气。他敢打敢拼,很快就因作战勇猛被提拔为班长,不久又升任排长。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——1932年一次侦察任务中,他与部队失联半个月,归队后不得不从普通士兵重新干起。但金子总会发光,凭借过人的胆识,他很快又当上排长。戏剧性的是,因为坚持原则拒绝枪毙可疑农民,他再次被降为炊事员。可就在背锅做饭期间,他仍奋不顾身救下战友,第三次当上了排长。直到第四次担任排长后,这位老排长才终于晋升为连长。
1935年,韩先楚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。在袁家沟战斗中,他率部佯攻西安,声东击西的战术让敌人闻风丧胆。此后他屡建奇功,从营长一路升任团长、师长。彭德怀元帅称赞他是可造之材,毛主席更是在抗大亲自点名表扬。解放战争时期,旋风司令的威名让敌人闻风丧胆,特别是在胡家窝棚一战中,他的部队行动之快,连国民党名将卫立煌都惊叹如同旋风。
1955年授衔时,这位从放牛娃成长起来的战将被授予上将军衔。但功成名就的韩先楚始终惦记着家乡。1949年他第一次回乡时,已是兵团副司令。看到儿时玩伴吴海洲的孩子没钱上学,他当即掏出珍藏的三支钢笔相赠。1975年第二次回乡,他婉拒乡亲们的盛情款待,坚持吃粗茶淡饭,还专门向县委反映群众困难。1981年寒冬,68岁的韩先楚执意冒雪第三次回乡。当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颤声唤他乳名祖宝时,这位铁血将军顿时泪如雨下——这正是抚养他长大的童养媳姐姐啊!
等我退休了,一定回来和乡亲们一起改变家乡面貌!韩先楚动情地说。临终前,他留下三条遗愿:穿军装下葬、骨灰归葬红安、子孙要永远关心家乡。1986年10月,将军魂归故里,长眠在黄麻起义烈士陵园。如今,红安的青山绿水间,依然传颂着这位四当排长的开国上将的传奇人生。
发布于:天津市紫英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